來到都勻,山、水、橋盡收眼底,與貴州“茅臺酒”齊名的“毛尖茶”,路人皆知。
作為外鄉(xiāng)人,來到一個城市,免不了探詢這座城市的與眾不同,我也不例外。都勻市的石板街就獨具特色。街長200米,由11000塊大青石鋪成。1638年相傳徐霞客從這里經(jīng)過。每每走在都勻市的石板街上,心情就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。因為工作的緣故,常常有幸踏在石板街上泛著青光光滑的石頭上,這條鋪滿青石的石板路,兩旁是林立的青瓦紅樓,小樓門窗鏤花雕刻,店面林立,整個街面顯得古色古香,有貴州風情的民族時裝店,少數(shù)民族的飾物、頭飾鋪,有香煙繚繞的古玩店,布標招搖的起名館,更有幾近絕跡的手工“老虎鞋”,街面雖不長,品種倒是琳瑯滿目。
這條明清以來出海的驛道,都勻出廣西的出口,從它那發(fā)光的石板可窺見它舊時的繁華,走在這條街上,仿佛看到古驛站的車水馬龍,肩挑背扛的小販們穿著草鞋躬著腰走在石板街的情景,仿佛看到滿簍的“毛尖茶”,滿街的民族頭飾晃動的情景。承載著百年歷史的滄桑古街,是都勻人西南出海的通道,是開啟經(jīng)濟、文化的希望之路。
走在這條古街上,掀起對歷史的厚重感,相傳北側(cè)門是一座城樓,仿佛看見手持兵器的古代士兵匆匆走過,亦或看見小街經(jīng)歷炮火連天的戰(zhàn)爭年代,滿目創(chuàng)痍的小樓,惟有泛著青光的石板在默默地訴說著歷史。
隨著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,高速公路的挺進,這條小街結束了驛道的歷史使命,現(xiàn)在成為市民休閑、餐飲、市少數(shù)民族舉行重大慶?;顒拥膱鏊N羧辗泵Φ捏A道變成了歡歌的海洋,它不僅濃縮了都勻市的歷史,更渲染了濃重的文化氣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