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西安不是第一次了,但吃泡饃還是第一次。 中午到鐘鼓樓附近的回民巷轉(zhuǎn)了轉(zhuǎn),很多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品,以及當?shù)靥厣母恻c和核桃、棗之類的食品,讓人垂涎欲滴。走到巷子深處,一家掛牌“老米家泡饃”的小店,人山人海的,中國人歷來有扎堆的傳統(tǒng),我也不甘寂寞,一頭扎進去。 買票時老板娘給你一大海碗,問你要幾個饃?不自量力的我,看著那小的可憐的饃,開口就是五個,老板娘笑了:“小伙子,你吃不了那么多,三個管你飽。”得,來三個。 等了好長時間才找了個坐的地兒,看周圍的同志們,象剝豆米似的把饃掰成很小很小的碎丁,放在那只海碗里,我也學他們的樣。我實在敬佩西安人的心靈手巧以及那份耐心,大約二十分鐘終于撕完了三個饃,但以西安人的眼光,我的作品肯定慘不忍睹,碎丁有點大,絲毫看不到他們掰出的那份玲瓏。就這樣行了,我在心里悻悻的說。這看似簡單的活,看來也是有些許訣竅的。 把海碗送到灶臺,接下來就是坐著等待了,人實在太多,等的時間也長。如果有急事的話,我看這泡饃可是吃不成的。這期間,可以就著肉湯吃點泡菜,看著或行色匆匆、或閑庭信步的各色人等走過門前的那條古色古香的老街,你一定可以感受到西安古典與現(xiàn)代、矜持與浪漫竟結(jié)合的如此恰到好處。 終于上來了。哇!滿滿一大碗,香氣撲鼻,晶瑩剔透的泡饃湯裹著泡饃,里面夾著粉條和豆腐干,迫不及待的開吃,味道真是不錯,油而不膩,鮮美絕倫。間或扭頭看看周圍的食客們,吃的是那么的專注,有的大刀闊斧,撲哧撲哧中仿佛發(fā)出由衷的贊嘆;有的溫文爾雅,但從眼神中看得出那份愜意、那份滿足。 西安的泡饃,有點意思。